第(1/3)页 第二天一早,一支地基工程队便在木森林地正式集结。 老乔治开着他那辆保养得极好的老福特,车斗后面装着他的宝贝混凝土搅拌机,如约而至。 林予安则早已将徐工装载机,换上了从费尔班克斯租来的螺旋钻孔机附件。 大卫和迈克则严阵以待,他们知道,一场真正的硬核大戏即将上演! “好了,小子们!” 老乔治一声大喝,像个经验丰富的工头。 “我们今天的第一目标,是打通所有的桩孔!林,你负责操作那台装载机打孔,我来负责指挥和校准垂直度!” “那斯坦呢?”大卫好奇地问。 斯坦笑了笑:“我的任务,是去叫帮手,光靠我们两个老家伙可干不了多少活。” 现在冻土之战,正式打响! 林予安驾驶着徐工XC760K,将巨大的螺旋钻头,对准了地基轮廓上第一个标记点。 “就是这里,小子,垂直向下!” 老乔治手持一个长柄的水平仪,紧紧地靠在钻杆上,眼睛眯成一条线,确保钻孔的角度绝对垂直。 林予安稳稳地操作着液压手柄,螺旋钻开始旋转,发出低沉的轰鸣声。 最开始的一米半,是已经融化的活动冻土层,螺旋钻轻松地钻了进去,大量的黑色泥浆被甩出。 但当钻头深入到约两米时,伴随着“咯吱——”一声刺耳的尖啸! 螺旋钻的转速骤然变慢,整个装载机的车身都随之颤抖起来!引擎发出了沉闷的过载声。 老乔治大喊道:“碰到永冻层了!稳住,林!降低转速,加大扭矩!用压力往下压!” 林予安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两个液压手柄,感受着从钻头传来的每一丝阻力。 他不断地进行着啄木鸟式的作业,一提一钻,将坚硬的的冻土一点点地啃噬带出。 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艰苦作业,在机器的轰鸣中,第一个深达五米的桩孔终于成功打通! 林予安刚把钻头提出来,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斯坦就已经带着“援军”抵达了。 “嘿,林!我把帮手给你带来了!”斯坦大声喊道。 三位“援军”跳下车,他们都带着爽朗的笑容,主动上前和林予安握手。 斯坦为他一一介绍。 他指着一个身材最高的男人说道:“这位是汉克,他是镇上唯一的飞行员,负责我们所有的空中运输和紧急救援。” “这位是巴顿,他是印第安阿萨巴斯卡人,是镇上最好的猎人和向导。” “最后这位是科迪,他在北坡的油田上当机械师,也负责维护镇上所有的发电机和水泵。” 飞行员、原住民猎人、机械师,这三位,几乎就是阿拉斯加偏远小镇“社会精英”的缩影。 “你们好,我是林予安,你们叫我林,赫尔曼,都可以。”林予安与他们一一握手。 飞行员汉克笑着说:“别客气,林,斯坦跟我们说了,你要在这里建一个大房子。” “我们都很好奇,今天特意来搭把手,顺便看看你是不是像传说中那么能干。” 老乔治笑骂道:“好了,别废话了!你们来得正好,开工!在今天之内,完成所有二十一个桩孔的钻探和钢筋笼的制作安放!” 这个疯狂的计划,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,但随即,每个人的眼中都燃起了熊熊的战意。 随着新成员的加入,让整个工地的效率瞬间翻倍。 林予安依然是负责操作装载机进行最关键的钻孔作业。 老乔治则像个严苛的质检员,在每个孔钻好后,都会用一根长长的测量杆探入孔底,确保深度和垂直度都完全达标。 斯坦和猎人巴顿,则接管了所有的体力活。 他们轮流用铁锹,将每一个钻孔旁边堆积如山的泥土和冰块清理干净,为下一个钻孔作业清空场地。 而机械师科迪,则发挥了他的专业特长,他饶有兴趣地研究着林予安的徐工装载机。 一个又一个深邃的桩孔,在木森林地的土地上不断出现。 而在这边钻孔作业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同时,工地的另一侧,钢筋笼的制作流水线也已经同步开启! 老乔治不愧是经验丰富的工头,他没有让任何人闲着。 他拿出了他专业的钢筋弯曲机和扎钩,对三个壮劳力进行了快速的技术指导。 老乔治指挥道:“巴顿!你力气大,负责下料!用那台砂轮切割机,把这些螺纹钢筋,全部切成六米五的长度!” “汉克,科迪!你们两个.” 他拿起扎钩和铁丝,亲手做了一个示范:“看清楚,手腕这样一转,铁丝就扎紧了。” “你们的任务,就是把这些箍筋,按照我画的标记,一圈一圈地绑在主筋上。记住,不怕慢,要牢固!” 斯坦则主动承担了最精细的活。 他用钢筋弯曲机,将一根根主筋的末端,弯折成标准的90度弯钩,以确保它们能更好地锚固在未来的混凝土平台里。 这条临时的钢筋加工厂效率惊人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