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到家时刚过六点。 家里没开灯,闻玉抱着电脑坐在沙发上,冷白的屏幕对着脸,正骂骂咧咧地往额角涂清凉油。 “加班?” 陈纾音换掉鞋,把东西放到桌上。 闻玉听到动静,丢了电脑不住哀嚎,“徐主任去总台评审,让我给他写季度报告,天杀的,他没手吗?实习生没有人权吗?” 陈纾音凑过去,密密麻麻的收听数据,她只看一眼就移开了目光。 “我还没销假,现在看这些会提前厌班。” 洗过澡出来,她划开手机,找到闻玉的账号,“这个月的房租转你了。” 闻玉抬眼:“杂志社稿费发这么早?” 陈纾音嗯一声,“主编善心大发,先垫了约稿的钱。” “工资还不如房租高。”闻玉合上笔电,半开玩笑:“贷款上班算是给我们玩明白了。” 陈纾音站在镜子前擦头发,“新栏目竞岗,我想试试。” 陈纾音是这届实习生里公认的优秀。半年前,她得到进演播厅的机会。 不算什么黄金档,但收听数据一直很好,听众缘也极佳。更别说最近几笔赞助都是冲着她个人来的。 留用转正的名额有限,但同事都觉得她挺有希望的。 毕竟每年十来个名额,全留给关系户,凭谁都没这个胆子。 闻玉叹口气,“传闻那档节目有内定人选的。你冒冒失失报名,容易得罪人。” 得罪人就会丢掉转正的好机会。 这一行是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。你永远不知道,谁的背后就是一块钢板,不管不顾去踢,动别人的蛋糕,后果难料。 陈纾音坐回沙发。 病一场,似乎又瘦了。大一号的睡衣挂在身上,显得整个人格外单薄。 “新开的那档栏目要做非遗主题,第一期是苏城评弹。” 她沉默一会儿,“我妈妈是特别优秀的评弹演员。” 提起妈妈,清冷目光带了些柔和。 闻玉有些讶异:“阿姨是苏城人?” 陈纾音说不是。 她解释说,申市很早以前就有专业的评弹团,不过咬字、发音是请苏城的老师来教的。吴语区发音各不相同,但想学总有些天然优势。 二十二年的人生剧本里,多数时候,陈纾音都在扮演一个沉默、妥协的角色。 只有这次,她想试试不同的。 * 隔天是周末。 闻玉一大早收到徐主任电话,抱上电脑,急匆匆去台里校对数据。 弄堂里的玉兰开得洁白茂盛。简单吃过午餐,陈纾音在窗边看了会,听到手机嗡嗡震动几下。 【下午有空?带你去个地方。】 谢明玦的联系方式是前一晚加上的。 微信名是本名。头像很暗,像夜空。 陈纾音盯着看了会,莫名觉得挺符合他这人的。 她回:【有空。】 另一边,谢明玦从饭局出来。司机拉开车门,问他是不是回家。 第(1/3)页